小学生科普知识课件有趣的生活科普知识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产出更多高质量科普,既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社会受众的迫切呼唤。
科普的难点不是“科”而是“普”,运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开展科普,才能事半功倍。另一方面,互联网多媒体生态的发展,进一步冲击科普图书的空间。纸质科普图书是否过时?科普作家如何与时俱进?什么样的科普作品才能吸引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姜永育带来他的观察和思考。
记者:在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的当下,气象科普需求愈发旺盛。同时,气象谣言、气象伪科普相伴而生,“天气预报为何不太准”“高温期间为啥不实施人工增雨”等说法流行,对此您认为能否通俗有效地通过科普来“解惑”?
姜永育:气象部门一直在利用科普为广大社会公众解惑释疑。比如,针对今年夏天的罕见高温天气,省、市气象局就多次组织专家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有趣的生活科普知识,详细解读高温成因,以及不能无条件实施人工增雨等小学生科普知识课件,很好地为民众破解了心中的疑惑。
作为一名气象科普写作者,我也一直在推动这项工作。十多年前有趣的生活科普知识,我曾在报纸、电台等开办“气象之谜”专栏,其中《蒙顶山古井呼风唤雨》《揭秘雷灾村》等引发关注小学生科普知识课件。最近,我刚出版了一套气象科普图书《神秘莫测的气象》,全套书系统讲述了风、云、雨、雪有趣的生活科普知识、霜、露、虹、晕、闪电、打雷、雾霾等气象基础知识,揭开了许多与气象有关的奇异之谜,如《揭开阴阳云》《魔鬼雨只在天上飘》《神秘的猎塔湖怪》《雷神“报应”之谜》《血色天空》等。在这些文章中,我以讲故事、引传说,再用科学解释的方式一一揭开谜底,既满足人们的探秘渴求,又最大限度地传播气象科学知识。明年,我还将出版一套古典名著与气象相结合的科普图书《藏在古典中的气象科学》,里面有对“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解读,有对“诸葛亮借东风”的揭秘,也有对“红楼梦气象灾害”的分析。我希望通过这种有趣、通俗、喜闻乐见的方式,广泛科普气象科学知识,为社会公众解惑释疑。
姜永育:我认为要做好三点:一是读,即在课外指导学生多多阅读气象科普书;二是看,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小学生科普知识课件,组织学生参观气象台站。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其间省、市、县气象局都会开展线上线下活动,有的气象局还会组织台站开放;三是“摸”,即动手操作一些基本气象仪器,比如读取温度表、风向风速仪等,目前成都一些学校建设了红领巾气象站,这对学生们学习气象科学大有裨益。
记者:美国科幻片《后天》是一部十分成功的气象科普作品,但气象类的科普优秀作品似乎不多,您是否认同?如果是那么原因是什么,气象科普的难度在哪里?
姜永育:没错,到目前为止,气象类的科普优秀作品确实不多。因为气象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每一部优秀气象科普作品问世后,都会引起人们的震撼和轰动,《后天》《龙卷风》《流浪地球》都是成功的科幻电影。据我所知,四川科普作协理事长吴显奎的气象科幻小说《勇士号冲向台风》,已经售出影视版权,如果电影上市,也令人期待。
气象科普写作,最“考人”的是专业知识,因为专业性较强,不是人人都可以写小学生科普知识课件,而气象部门的写作者又比较少,能写出好作品的人更是凤毛麟角。作为一名气象人,我也是近年来才开始涉及气象领域。今后几年,我准备写一系列气象科幻科普小说,目前已完成科幻小说《千年极寒》的写作,接下来我还会写《特大暴雨》《超级台风》《烈日炎炎》等,希望在自己的老本行上有所突破有趣的生活科普知识。
记者:如何让科普更有“温度”?宣传册有趣的生活科普知识、展板、讲座这些似乎已不能满足个性化需求。而现在短视频正大行其道,通过文字媒质的科普还有优势吗?
姜永育:传统的说教式科普已经过时,必须不断创新写作方法,让读者觉得科普“有趣、好玩、实用”。我作过一些尝试,比如把科普和悬疑推理结合起来,开局设置悬念,然后像剥春笋一般层层剥开,最终揭开谜底。还有,把科普融入科幻、探险、童话、侦探等文学体裁中,让读者在阅读小说的同时,又能学到科学知识。但是我认为文字媒质科普依然有它独特的优势,因为相对于短视频的“短”,文字媒质更能把科普讲透,讲得更深入,所以,如果说短视频像芳香四溢的香槟,那么文字媒质就如窖藏千年的老酒,它永远都会散发出浓浓醇香,吸引科普爱好者去啜饮和品尝。
记者:不能让“伪科学”“假科普”登堂入室,能否给大家推荐一些好的科普类公众号、书籍、网站、电视栏目,比如适合中小学生的,适合中年上班族的,适合老年人的……
姜永育:适合中小学生的微信公众号,我想向大家推荐“我们爱科学”和“少年百科知识报”;作为一名气象人小学生科普知识课件,我想向中年上班族推荐“中国气象”和“四川气象”微信公众号,“气象人生”微信公众号比较适合老年人。另外,央视的“地理中国”栏目不失为一个好的科普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