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小知识小常识科普知识大全app健康知识普及内容科普知识大全视频
一些科学家觉得很难从科普工作中看到直接成效,也未见与自己的付出成正比的影响力,便认为不如把精力和时间继续花在科研上
一些科学家觉得很难从科普工作中看到直接成效,也未见与自己的付出成正比的影响力,便认为不如把精力和时间继续花在科研上。其实,科普是科学家的天然使命,科学家有义务向公众说明这些经费投入之后产生了什么样的成果。
6月27日,来自科技部、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物理所、国家天文台、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关村中学等单位的几十名科普从业者、科研人员齐聚物理所咖啡厅“科学沙龙”论坛科普知识大全app科普知识大全视频,探讨有关于“科普”的话题。
究竟科研资源如何科普化?什么样的科普能更好地为公众所接受?什么样的科普才有生命力?大家集思广益,伴着咖啡提神醒脑的芬芳,来自不同领域的思绪缠绕,迸发出无限的灵感。
前不久,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将2016年卡尔萨根奖授予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郑永春,以奖励他“不知疲倦地向中国大众进行行星科学方面的科普,并向西方世界展示中国的科学成就”,他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
郑永春主要从事月球及行星地质和环境研究健康知识普及内容,参与了“嫦娥”探月工程。在科研工作之外,他经常到中国科技馆、北京天文馆和大中小学作科普讲座,还在各类科普杂志和公共媒体上发表了大量科普文章,他的科普著作《飞越冥王星》即将出版。
“科学家要站在科学传播第一线。”郑永春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科普是科学家的天然使命,科学家有义务向公众说明这些经费投入之后有什么样的成果科普知识大全视频。另外,社会各阶层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对科学传播有巨大的需求,科学家要满足这些需求,帮助他们成长。”
物理所主办的微信公众号粉丝众多,每天推送丰富多彩的科普文章,不少青少年都在关注后增长见识,大开眼界,对看似枯燥的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逐渐迷上科学健康知识普及内容、爱上物理。
但对于科学家自身来说,科研成果科普化存在这样的矛盾:一些科学家觉得很难从科普里看到直接成效,也未见与自己的付出成正比的影响力,便认为不如把精力和时间继续花在科研上。
对此,来自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普部的陈永梅表示,环保部在科研人员评职称时“宣传教育”便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如果你开展科普活动、参与科研成果科普转化都能在评职称中有一定加分”。此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科研人员参与科普的积极性。
中科院也正在组织实施“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旨在普惠千万公众。例如,自2004年起,每年组织百余所科研单位在“公众科学日”免费开放,累计服务数百万人次。绝大部分科研人员参与其中,这种公益性的大规模科普活动让他们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拉近公众与科学的距离法律小知识小常识法律小知识小常识,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与信任。
科技部政策司科普处调研员邱成利指出,科研报告制度其实就是一种科普,尽管没有达到我们理想的状态,如果未来能够形成科普文章、科普书籍或科普视频,就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我们还曾收集过1100多个院士著作科普知识大全app,这些都是宝贵的科普资源。我相信将来科研人员有可能在科研经费中列支科普相关经费。
前不久科普知识大全app,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以及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总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技创新由专业从事科研的科学家承担,而与之同等重要的科学普及,也应当由专业人才承担。
学会应当是一支重要的科普专业队伍。“学会不能只是几个期刊编辑部法律小知识小常识。”郑永春认为,“更要与科学共同体紧密联系科普知识大全视频,把科学家团结起来。”
陈永梅表示,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正致力于增强公众对环境科学的理解。他们正在探索一套将环境科学研究转化成科普产品的“通用模式”,以指导科学家做科普。“我们初步考虑,从科研成果出发科普知识大全app,包括知识源的提炼到技术平台再到科普产品成品,争取形成一系列比较成熟的经验和模式科普知识大全app。”
而在这一过程中,科普专家团队的参与是关键环节之一。某项科研成果是否具有转化成科普成果的可行性、转化了后有没有传播平台、科普内容回应了公众关心的哪些议题等,都应交由科普专家团队来解决健康知识普及内容。
中科院院士沈保根对此也深有体会。中科院学部牵头举办的品牌科普活动“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至少举办了十多年,坚持参与活动的院士也不少法律小知识小常识。“院士们也很有责任心和积极性,但我总觉得缺少一点什么。”沈保根坦言,“如果能和媒体或者和专业做科普的人结合起来,效果可能会更好。”
新媒体和新的传播手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6月25日,长征七号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一家网站的直播平台对这一科学盛况进行了直播,超过400万网友在线观看了整个过程,远超过传统媒体的受众人数。大家纷纷感叹新媒体所能呈现科学真实的图景科普知识大全app,让大家身临其境感受科学。
科学教育是科学普及中普遍关心的领域。《中国科协科普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到,“推动将科学课列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课程”是实施科技教育体系创新工程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中关村中学教导副主任高爱民看来,高水平师资、教案教材教具以及教育制度等问题将摆在我们面前。“应当分年龄段制定科学课程的计划。我们也希望在教育制度上做一些完善,让初三、高三的孩子们也能接受科学教育。”
为推进和加强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工作,2012年起,教育部、中国科协选择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科普知识大全视频、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培养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试点工作。目前,这些高校已开展培养科普教育、科普产品创意与设计、科普传媒等三个方向的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
与会者呼吁,科学教育应当与科学普及工作紧密结合,以合作共赢的新机制,创作能产生良好效果的科普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