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小文章健康科普知识问答健康科普知识宣教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
2016年1月1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上演了一场与众不同的晚会,虽然形式上也是演唱歌曲、相声和魔术这类的节目,但主创和演员却都是来头不小的科学家
2016年1月11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上演了一场与众不同的晚会,虽然形式上也是演唱歌曲、相声和魔术这类的节目,但主创和演员却都是来头不小的科学家。穿着传统戏袍,看上去绝对正宗的京剧演出的竟是17世纪教廷会审伽利略的故事,而前不久火爆的电影《老炮儿》也被天坛医院的营养学医生顾中一从营养学专业角度解读了一番,让观众感觉耳目一新。
晚会上,38岁的果壳网CEO姬十三(嵇晓华)面对台下300多名科学家、科普界人士、记者和科学爱好者组成的观众时显得有些害羞。
大概在10年前,作为复旦大学神经生物学一名博士生,姬十三开始尝试科普文章的写作,与传统印象中由枯燥的实验和数据组成的理工科论文不同,姬十三的文章轻松有趣,面向的受众大多是对科学感兴趣的普通人。2007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后,他出人意料地将写作作为自己的第一份职业,并迅速在科普写作圈走红。2008年4月,姬十三成立了科学松鼠会,这是一个博客集群,这帮被戏称为“松鼠”的博主大多数是国内外大学或者研究所里的自然学科博士,擅长用轻松的笔调去解读严肃枯燥的科学问题。这个看上去十分小众的科普群博竟然一夜间在中国互联网上走红,到2008年底日浏览量就达到3万左右。
时间来到2009年底,仅仅在线上发表科普文章已经不能满足“松鼠”们的科普,姬十三和他的伙伴开始策划线场“科学嘉年华”的成功举办打造了大批科学松鼠会的忠实粉丝,但也正因为在这一系列线下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让姬十三和他的团队必须直面转型的问题。
“科学松鼠会是一个非盈利的公益组织,很多商业项目无法在这个平台上展开,而且团队成员都是利用业余时间在维护和运营这个组织,他们干的全是没有报酬的义务劳动,无论是精力还是财力都无法让这个事业继续朝前发展。”科学嘉年华活动在收获成功的同时,也因为给组织者带来过大的工作压力使团队中一些重要伙伴因此离开医学科普小文章,这让姬十三陷入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在当时,“互联网+”的概念虽然还未正式提出,但阿里巴巴等企业的成功案例,让基于互联网的商业模式萌芽已经开始在中国市场形成,有许多风险投资人开始关注这个领域,而“互联网+科普”这个概念同样也吸引了一些投资人的注意医学科普小文章,当有资本找到姬十三谈合作时,姬十三果断地迈出了这一步。于是在科学松鼠会继续之外,2010年,果壳网成立了健康科普知识问答。
与科学松鼠会不同,果壳网的建设开始向普通网友敞开,姬十三不再将目光停留在由科学家单向发表文章上,而是将一个博客群改造成了网络社区和新媒体产品。“外围有数以千万计的年轻人,他们对科学也有正面的认知,愿意借助科普提升个人的知识,丰富平日的谈资和增强生活中去伪存真的辨识力,这部分人群也是我们争取覆盖的。”更不同的核心则是,果壳网从成立伊始,就定位为互联网企业,盈利始终是姬十三要操心的事情。
在成立伊始健康科普知识宣教,果壳网就效仿他们的终极目标DISCOVERY频道“流言终结者”,推出了类似栏目。这在中国互联网平台经常被谣言所困的环境下可谓一缕清风。自此,果壳网成为中国“互联网+科普”的名片,但他们在盈利模式上并未找到突破口。
直到2013年7月,姬十三和他的团队上线了MOOC学院,这个在当时最流行的开放式网络课程,在2012年由美国一些顶尖大学推出并立刻受到全世界的欢迎,果壳网的MOOC学院无疑是迎合了这一场国际性的学习风潮。一年时间里吸引了近100万注册会员,并同世界最大的MOOC平台—美国的Coursera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此外还对接了全球超过20个国际在线教育项目。姬十三说,MOOC的上线反映的是果壳网“力图改善人与知识关系的愿景”,而这个拥有在线教育概念的项目让果壳网在2014年底得到了2000万美元的C轮投资。果壳网和它所代表的“互联网+科普”扬帆起航。
果壳网的成功并非偶然健康科普知识问答。在中国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另一个网站常常被用来同果壳网相对比,那就是知乎网。知乎网成立于2010年,几乎同果壳网同步,但知乎网的定位是做中国的Quora(美国问答社交网站),科普内容占了知乎社区内容的相当一部分。然而随着果壳网的商业转型,两者似乎是走向了不同的道路,知乎网继续保持行业老大哥Quora的步伐健康科普知识问答,用问答的形式做与百姓粘合度高的社交平台,在今天,这家网站的用户数量和影响力一点也不比果壳差。
果壳网和知乎网的成功很大程度都是因为赶上了全民科普的时代。姬十三毫不讳言“比起几年前,在国内做科普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大量中产阶层正在中国形成,他们不只将眼光停留在衣食住行上,而且对食品安全和空气污染等背后的科学解释更为关注。于是,科普在中国从狭义的儿童教育向世界扩张。科普类图书也在一夜之间登上了畅销榜前列,比如这两年红火起来的博物学。
果壳实验室的年轻创客们用自制的机器手臂和火腿肠DIY了一个抢红包机器人,果壳实验室成员陈岱奇在调试机器人
正是这种全民科普的氛围,让果壳网从一开始就定位贴近百姓尤其是年轻人医学科普小文章。“首先果壳网在选题上一直注意切合社会流行的热点。”姬十三向记者介绍,“例如2015年屠呦呦凭借青蒿素获得诺奖,果壳网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追踪报道;2016年1月底,谷歌宣布围棋AI‘AlphaGo’以5:0完胜欧洲冠军、职业二段樊麾,果壳网立刻从人工智能医学科普小文章、神经学等不同角度解读这个新闻事件,并联系采访了其他知名的围棋手,既满足了人们对热点新闻的好奇心和探究心,又顺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科普。”
同时在传播渠道上,果壳网也力图做到“新”和“多元化”。他们在微博和微信平台上都有超过百万的粉丝订阅量,其内容也涵盖了中规中矩的深度报道、图文并茂的热点栏目和以短平快为特点的辟谣、问答等栏目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姬十三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把科普这件曾经枯燥的事情,推向趣味和富有活力的方向。此外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和普及,还帮助科普以更贴近人们生活的方式进行展示。”
在分析果壳网的成功时,姬十三肯定了政府在“互联网+科普”市场化中的作用:“政府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支持,也愿意让我们这些源自民间的机构更多地参与到政府项目中去。”
由于“互联网+科普”所具备的市场前景被看好,除了果壳网这样专注于科普的互联网企业,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巨头腾讯也将触角伸向其中。2015年4月30日健康科普知识问答,中国科协常务与腾讯公司CEO马化腾签署“互联网+科普”合作框架协议,旨在打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科普中国”。
“科普中国”这个品牌由中国科协于2014年开始推出,是一系列项目和工程的合集,是中国政府推动“互联网+科普”行动计划和科普信息化建设工程的排头兵。手机等智能终端成为科普的重要阵地,可以通过后台云计算、大数据和个性化的分析,了解用户兴趣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科普。在随后半年,腾讯和中国科协就“科普中国”项目展开了积极的合作。“科普中国”9月上线科普中国导航主页。
在政府合作、社会基础和商业支持下,果壳网对未来抱有信心,但同时,以姬十三为代表的创业者也表示,目前中国同西方还存在不小差距:除了科普教育的理念还存在差异外,“西方大量重量级的科学家也善于把深刻的科学知识讲得深入浅出,也会大量参与公众活动;而在国内的科研体制下,科学家直接和大众接触还需要经历一个倡导和推动的过程健康科普知识宣教。另一方面民间许多科普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如果没有人去保护他们的积极性,时间久了他们就会顶不住。”不过姬十三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表现出比较乐观的态度:“国内的科普环境正在逐步而迅速地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这也有赖于政府的引导和民众的参与。”
果壳网:开放、多元的泛科技兴趣社区,吸引了百万名有兴趣、爱知识、乐于分享的年轻人。2010年,果壳网由姬十三创立,曾喊出目标是“成为中国的Discovery”,希望在新媒体时代让科学和技术的传播变得引人入胜。几年过去了,果壳网已从小众爱好者的科学传播品牌,升华为普通人的生活科学伙伴;不断探索获取知识、求得的新路径,帮助大家摆脱寻求知识的各种束缚。果壳网现有三大板块:科学人、小组和问答,由专业科技团队负责编辑。三大重点产品:MOOC学院、知性社区、研究生App。果壳传媒另有“果壳阅读”这一品牌健康科普知识问答,负责科普类图书的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