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被明令禁止的“另类探墓直播”:有人装鬼引流、有人取尸骨摆拍求打赏

    关于科技的八字标题2024-12-27Aix XinLe81192
  •   在此之前的几年内,随着影视、文学探墓题材热,公众对考古、文博发生极大兴趣,一些正规专业的探墓视频直播既普及了知识,又保护了文物,受到普遍认可

    未被明令禁止的“另类探墓直播”:有人装鬼引流、有人取尸骨摆拍求打赏

      在此之前的几年内,随着影视、文学探墓题材热,公众对考古、文博发生极大兴趣,一些正规专业的探墓视频直播既普及了知识,又保护了文物,受到普遍认可。然而,还有一些探墓类短视频和直播,追求另类“粗俗的文化表达”,以惊险刺激的噱头,收割巨大流量。其中一些探墓行为引发争议,甚至有博主不断挑战底线,最终受到法律惩罚。

      监管加强,“病态”的探墓短视频和直播带来的流量吸引力并未停止:10月底、11月初,南都、N视频记者调查发现,有博主以“户外探险”的名义探访公墓,摆阵作法,装神弄鬼,甚至直接将镜头对准逝者照片;还有账号在评论区做起“卖书”“看风水”“回收古钱币”的生意。而在这类产业链中,还有App运营方主动接洽博主,为其制造流量变现。

      在流量与商机的喧嚣下,有人“坟头”开播仍不收手,有人观望,更有人提出质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家瑶向南都记者表示,个人擅自进入古墓拍摄、探险的行为并不合适,可能会对古墓造成二次以至更多次损害。还有法律人士认为,目前虽未明确规定禁止在公墓拍摄直播,但一旦对他人的墓碑、坟墓等造成破坏或污染,需要承担财产赔偿责任,还有部分行为涉封建迷信,有违主流价值观。

      “最近收到了一些催更(探墓)的私信,我解释一下,因为10月份国家出台了一个文件。”10月31日,一名多次发布探墓视频的博主发了一条“停更说明”。该账号获赞数378.3万,粉丝数超过73万。

      上述博主口中的“文件”发布于10月28日。国家文物局与中央网信办部署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络中盗墓、探墓、非法鉴定等相关违法违规短视频和直播活动。

      专项行动提到,当前,网络短视频和直播中存在涉及盗墓、古墓探险、伪造考古现场、非法鉴定出土文物等内容,一些视频博主和主播片面追求流量,蓄意歪曲考古工作价值,以“寻宝”“探险”“天价”为噱头,宣传封建迷信、一夜暴富等不良价值观,或为盗掘古墓葬等违法犯罪活动提供信息便利,或通过线上网络宣传为线下倒卖文物等提供帮助等,误导公众,扰乱文物管理秩序,危害文物安全。

      其中,有些博主专门盯上现代墓,试图通过宣扬封建迷信类内容进行引流。而这正是专项行动集中清理整治的重点之一。

      这并非“林正英僵尸片”里的情节,而是在短视频平台上演的“探险”桥段。搜索“青年墓地”“坟墓探险”“探险直播”等关键词,上述内容比比皆是。有些是直播切片,有些是专门拍摄的短视频,流量高的视频能获得上万点赞。

      南都记者搜索发现,此类“探险主播”的视频内容大同小异:在寂静无人的公墓里,主播穿梭于一排排的墓碑前,不时观察是否有“阿飘”出现——为了避开违规词汇,主播们用其代指“鬼神”“灵魂”。

      一旦“阿飘”出现,主播便会拿着镜头狂奔,一边骂脏话一边喊“咒语”,例如“天雷神地雷神,五百蛮雷紧随身!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阿飘”们装扮各异,形式不一:有修着精致美甲披着红盖头的“女鬼”,有穿着破烂头发遮脸的“野鬼”,还有突然向前移动的棺材。再配上诡异音乐或者尖叫音效,视频的恐怖张力被直接拉满。

      评论区里部分用户发着大拇指和玫瑰花的表情,肯定博主的“勇气”;也有许多用户质疑视频的“真实性”,博主们则会回个龇牙笑的表情,说“你觉得是真的就是真的,你觉得是假的就是假的”。

      更有博主毫不掩饰自己对流量的垂涎,在质疑评论中回复道:视频都是剧情演绎,只是为了赚钱。至于会不会惹上“不干净的东西”,其则自称“八字很硬”。

      陈奇(化名)就是这类风格的博主之一。他曾向南都记者发来一部“得意之作”:视频封面的上半部分是一个面容恐怖、指甲奇长的长发人,下半部分是一只被拴住的家犬,标题为“被拍摄到的无法解释的现象”。

      猎奇有流量。他的第一个作品发布于2023年11月,目前在一个短视频平台粉丝数超过24万,获赞数达40万。

      为了流量,博主明知这类行为不当,仍想继续钻空子。陈奇告诉南都记者,他在粉丝数渐长之后去过深圳松山墓地直播:“上次我被逮到了,保安把我手电筒还有桃木剑给收了,所以我有一段时间没开了,等过段时间没那么严,我再去开直播。”

      陈奇的账号热度也吸引了外部的注意。今年10月,一个名叫“安陌直播”的App运营方找到他,希望把他签为主播,为他提供流量支持。

      南都记者查询发现,“安陌直播”鲜明地打出“户外探险玄学灵异”的标签,由此也吸引了一大批“探墓博主”。

      “安陌直播”的页面设计十分简单,只分为“正能量”“视频”“关注”三个类别。“正能量”分类里轮播着有关“防止网络沉迷”“树立理性消费观”“防止网络诈骗”等视频内容;“关注”则呈现被用户关注的主播动态。

      与其他两页不同的是,“视频”页面在白天十分安静,只显示一个直播间,名字为:祝所遇之人皆温柔。直播里没有主播,只有一个音乐软件在放歌。到了晚上,各路“探险博主”才纷纷冒头活动。

      11月2日22时左右,南都记者点开热度第一的直播间。主播自称“小老妹”,当晚她驱车赶到一处墓地进行直播。评论区多次有人问她直播地点,她都没有回复。

      在“小老妹”的直播间里,也出现了“阿飘”。她大骂着把“阿飘”赶走,还跟弹幕互动,问观众有没有看到奇怪的东西。

      虽然画面十分热闹,但直播数据并没有让“小老妹”满意。她反复要求观众们给她送礼、点赞,说“今晚的钱都不够油费的”,“我没有动力了,我不想直播了”。

      此类视频和直播还涉嫌侵犯逝者的隐私。“小老妹”气喘吁吁地坐到地上,把镜头随意对准一块墓碑。墓主人信息若隐若现,有人发了一条评论:这两人好年轻。“小老妹”也附和道:是啊,走得太早了。

      这些博主往往刻意探寻冷门古墓,不惜为此远途跋涉、踏足荒山野岭,找到后“下个墓玩玩”,一手拿相机、一手举探照灯,在幽暗阴森的古墓中拍出“惊险刺激”的氛围。

      “找了几个小时,终于用寻龙分金找到墓室入口,发现洞穴,探秘汉墓野墓。”“小伙在荒山野岭发现一个地洞,钻进去一看,竟是座地下宫殿古墓。”这样的视频标题吸引了大批观众,但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2022年3月,博主“吉嘉军宾凶”被网友举报发布许多有关“探墓”的活动和照片,其中一条标题为“全网唯一,实探明鲁王宫”,配图为其通过绳梯顺洞而下。

      南都记者注意到,该博主曾晒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证件。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就此事发布通告称,该博主行为涉嫌违反文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协会已将情况向相关文物管理部门反映,并对其行为进行调查。

      2022年3月28日,陈某进入贵州龙里县果里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果里岩洞葬”内,在使用手机直播过程中,随意打开洞内摆放的棺木,并将棺木内的尸骨取出任意摆拍,以此吸引网络人气、赚取网络打赏,非法使用尸骨赚取非法利益。

      其行为造成洞葬内的棺木、尸骨等文物不同程度损坏,且无法修复。案发当晚,陈某被当地村民发现,随后被公安机关抓获。2023年2月10日,龙里县人民法院判决陈某犯侮辱尸骨罪,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

      与那些低调游走于禁区的“盗墓者”们不同,这位博主直接将“盗墓”二字做成账户头像,并且在简介中打出“领取古墓地图”的广告,甚至还在微信群中放言要挖掉秦始皇陵。相关截图显示,“墓盗国中”的粉丝数超16万,视频作品获赞数接近60万。

      值得玩味的是,“墓盗国中”在发布短视频中配文“盗墓违法,文物属于国家”。但在微信聊天里,他又毫不掩饰自己的目的:“兄弟,都是真刀真枪,要致富去盗墓,群里面这种视频很多,都是实战派,不是小说。”该博主被媒体曝光后获得了警方关注,目前,其视频账号已被注销。

      10月31日晚,一名自称“古玩搬运工”的博主打开直播,向网友们介绍起自己的一个故友:据其描述,这位朋友通过盗墓找到了发财的路子,二人已经多年不联系,“他赚了不少”。

      观众们显得十分活跃,不时询问“你们分派系吗?”“分南派北派吗?”博主则边分享故事,边吆喝人气:“现在点赞才6万,离10万还差4万,大家快点点吧。”在博主“点赞多再继续讲故事”的刺激下,直播间点赞数很快突破10万。

      几年前,短视频平台一度盛行直播“寻宝”,直播间里,几个人利用金属探测器、强力磁铁等设备寻宝、打捞。等观众人数上涨,其实质目的也暴露出来:借寻宝之名售卖勘探设备。

      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前述以“户外探险玄学灵异”为标签的“安陌直播”,将签约主播的提成发放标准分为四类:S级、A级、B级、C级。其中S级等级最高,即外站超过15万粉丝数量,或单场视频超过5万,有半年以上直播经验,符合户外内容要求、个人才艺突出,专业设备齐全,能够长期稳定输出优质直播内容。收益在13000元至30000元不等。

      为了吸引陈奇入驻,“安陌直播”工作人员向他展现了更多的诚意:“您选择我们的话,我们会为您配备直播运营一个,短视频运营一个,还有编导一个,人工费用是18000元,还会为主播提供流量扶持,每个月的费用15000元左右,这些费用全部由我们负责。”

      南都记者查询获悉,“安陌直播”由南京福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该公司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以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主的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

      该公司曾因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一条,被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罚款20000元。条款显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出版、发布、传播的图书、报刊、电影、广播电视节目、舞台艺术作品、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或者网络信息,包含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应当以显著方式作出提示。

      另外,一些探墓博主积累了数十万乃至上百万粉丝,挂上橱窗或在视频里植入广告,从卖创意饰品到推销生活用品,从卖手机到推销二手房,变现手段多样。还有博主替人讲解风水,当然也是收费的。

      一个名为“史鉴”的账号自我介绍售卖古地图,包括古寺庙、古墓遗址地图等。南都记者咨询古墓遗址地图的价格,对方声称只有电子版,售价88元。经查证,其售卖的电子书实际上是上世纪80年代文物部门编写的文物地图集。

      “只有菜单没有厨子带,很麻烦。”对于此类“业内黑话”,对方瞬间了然,回应称“你要先看资料,(厨子)有大把”。当南都记者询问其他购书者的用书评价时,对方也直截了当回复称,“谁找到了(墓)会告诉你啊”。

      另有一个带货账号主营“古钱币回收”,也是在探墓类视频评论区里寻找潜在客户。不过,南都记者点进主页后看到,该用户因违反短视频平台公约,已被禁止发布作品。

      墓地本为往生之人提供的清净之所,不应过度打扰。但一些博主偏偏为了流量,选择此类场地进行拍摄直播。

      北京市冠衡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海粟告诉南都记者,如果只是在普通墓地拍摄和直播,目前并没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但是一旦对他人的墓碑、坟墓等造成破坏或污染,需要承担财产赔偿责任,同时需要对死者家属进行精神损害赔偿。

      张海粟表示,找人演戏扮鬼、放阴间配乐、摆阵作法这些博人眼球的行为,涉及封建迷信活动,与主流价值观相违背。但是目前对封建迷信活动如何界定,对这些行为如何管理,依然比较模糊,只有上述行为达到“利用封建迷信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严重后果”,才会进行行政或刑事处罚。

      宝鸡眉县公安局营头派出所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一名男子在村组官坟里摆拍直播。经调查,营头村民廖某某在4月期间多次在营头镇某官坟内摆拍发视频,并进行直播。廖某某恶俗摆拍的行为,引发网民愤慨,该村村民发现后,将其拦截,并向公安机关报警。经过民警批评教育,廖某某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眉县公安机关对廖某某的不当行为依法处置。

      至于古墓类探险视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家瑶向南都记者表示,“对于考古人员来说,需要先申请发掘执照,得到允许之后才可以行动”。安家瑶认为,个人擅自进入古墓拍摄、探险并不合适,“里面可能还很危险,没有支撑的话,(古墓)倒塌会压死人”。

      在安家瑶看来,部分博主在进入古墓后拿灯照射、随意触摸的行为,也有对古墓造成二次以至更多次损害的风险。她建议,个人如果对历史文物感兴趣,可以前往博物馆、研究所进行了解。“这些机构也做了很多宣传,希望能和大众多多交流。”

      张海粟告诉南都记者,一旦探险行为对具有文物价值的古墓葬形成破坏,可能构成《刑法》第三百二十四条的故意损毁文物罪或过失损毁文物罪。如果是以非法占有古墓葬内文物的盗掘行为,或构成《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的盗掘古墓葬罪。

      北京德和衡(广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杨茂提出,博主、用户与平台方都需要参与到治理乱象的工作中去。他提到,其中,博主需要加强自律,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文物保护意识,自觉抵制为追求流量而进行的违规、违法拍摄行为。同时,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素养,为观众提供高质量的内容。此外,在拍摄前应充分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拍摄地的具体规定,确保拍摄行为的合法性。

      有用户在相关视频下留言:“活人还要靠死人赚钱”“装神弄鬼,总有一天你会倒霉的”“最好不要打扰先人的安宁”。

  • 科技评论未被明令禁止的“另类探墓直播”:有人装鬼引流、有人取尸骨摆拍求

    2024-12-27Aix XinLe0

    未被明令禁止的“另类探墓直播”:有人装鬼引流、有人取尸骨摆拍求打赏  在此之前的几年内,随着影视、文学探墓题材热,公众对考古、文博发生极大兴趣,一些正规专业的探墓视频直播既普及了知识,又保护了文物,受到普遍认可…

    科普知识科普黑板报精彩纷呈

    2024-12-27Aix XinLe0

    科普黑板报精彩纷呈  作为实验小学第20节校园科技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普黑板报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全校师生的广泛关注与参与…

    科普知识【柴小】柴河小学开展防震减灾手抄报评比活动

    2024-12-27Aix XinLe0

    【柴小】柴河小学开展防震减灾手抄报评比活动  为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在校园内营造出浓厚的防震减灾氛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防震减灾的宣传员和践行者,近期,  活动开展前,高园老师组织全体班主任,召开了“防震减灾”安全知识普及,同时强调:各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一次全员知识科普,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防震减灾知识,真正能够学有所…

    科普知识以科技之刃 辟未来之路

    2024-12-27Aix XinLe0

    以科技之刃 辟未来之路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激发科学梦想和科学志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广大师生学习科学的兴趣,营造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国庆假期,高中部理综组特举办以“以科技之刃,辟未来之路”为主题的科技小报评比活动,旨在丰富全体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科普知识【安全科普】生活中的这些安全常识你都了解

    2024-12-27Aix XinLe0

    【安全科普】生活中的这些安全常识你都了解  2024年接近尾声,不少网友的第一反应是看看蛇年假期怎么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