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手抄报图片科学探索图片
两本黄页一张叠一张放在一起,竟然要两辆卡车才能将其拉开?用口香糖竟然可以成功打开一只坚硬的椰子?人打哈欠到底会不会传染狗 这些神奇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中央一套《加油!向未来》中找到答案科学探索图片
两本黄页一张叠一张放在一起,竟然要两辆卡车才能将其拉开?用口香糖竟然可以成功打开一只坚硬的椰子?人打哈欠到底会不会传染狗
这些神奇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中央一套《加油!向未来》中找到答案科学探索图片。在周日综艺黄金档开播的这档科学综艺节目,集合了科学家和电视人的共同力量,暑假期间在小荧屏上掀起了一股科学综艺热潮。
将科学搬上综艺舞台,果然如《加油!向未来》节目口号所说的那般,做到“加油向未来,科学一起嗨”了吗?
袁隆平、李德毅、饶毅短短不到一分钟的片头,就出现了中国当下一线科学家的面孔和声音。这些在各自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纷纷来为一档电视节目站台,足见《加油!向未来》在科学圈儿的影响力。
记者采访了多人,看到《加油!向未来》的第一感觉,不少回答是“很阔气”。不仅有超大演播室,而且外带丰富的外景实验。舞美采用带有浓重未来感和宇宙深邃感的黑色背景及深蓝色灯光设计,并用几何图形、生物细胞图谱、星云、电流等科技元素共同打造了强烈的科技感。
相较国人熟悉的《最强大脑》的精细风格,《加油科学探索手抄报图片!向未来》可以称作一场“视觉盛宴”。动辄出场的卡车、塔吊以及各种大型科学实验装置,在黝黑深蓝的背景前一放,加上各种光效和音乐配合,效果完全不输看魔术师表演高空逃生时的紧张感。再加上郎朗、林志颖、刘谦、TFBoys等明星大腕往实验装置上一坐,用一句话总结,想换台都困难。
“明星站台是抓人眼球的重要保障,节目采用了一个明星加一个素人的组合。”中国传媒大学电视系副教授刘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主持人撒贝宁和未来博士邓楚涵以及外景主持人张腾岳是《加油!向未来》中的主要角色。其中,撒贝宁除了要负责主控流程之外,还要担纲参与实验的功能。在参与了多档综艺节目的录制之后,撒贝宁俨然是集严肃与搞笑于一身的多面手。对于撒贝宁的人物角色,刘羽分析说:“对于将科学与综艺结合到一起的《加油!向未来》来说,他是完美人选,而且如果没有撒贝宁的插科打诨,节目可能远没有现在看起来有趣。”而外景主持人张腾岳也是“够拼”,参与了很多带有危险性的实验,为节目增色不少。
剑桥博士邓楚涵在节目中被设定为“未来博士”,负责在60秒内解释明白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作为集颜值和智商于一身的科学代言人,邓楚涵的选择也是不错的。”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行星科学家、2016年“卡尔萨根”奖获得者郑永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他在观看了几期节目之后,总结节目特色有三个,一是科学实验展示效果好,二是有明星站台,三是有很好的参与度和现场效果,“电视效果达到了,是非常不错的尝试”。“尽管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空间,但是起码能够让电视观众从各种娱乐节目、无聊八卦、无脑电视剧里转移到科学领域,这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功。从这点上要肯定,这样的节目越多越好。”
在娱乐真人秀当道的时下,《加油!向未来》这样一档科学综艺节目的出现可谓是电视综艺节目界的一股“清流”。
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评论说,节目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寓教于乐,让观众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观众在被有趣的事实吸引的同时,自然地产生了探究未知、了解自然规律的兴趣,最终实现了“润物细无声”地将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培养相结合。
刘羽指出:“根据收视率来看,《加油!向未来》一到解释科学原理的环节就会下降,只能说受众还是更喜欢惊险刺激的东西。”
曾策划、执导过多档大型演播室及真人秀节目的制片人李一(化名)评论说,在目前这个时间点,能够做一档大型科学类节目“很大胆”。对于其节目形态的界定,在她看来,《加油科学探索手抄报图片!向未来》是一档用明星来包装的益智答题类节目。
“益智答题类节目近些年已经疲态尽显,很不吃香。《加油!向未来》的优点显而易见。它是把枯燥的科学原理做了电视化的展现,想了很多具有表现力的方式,这是作为电视节目非常牛的地方,而这恰恰也是电视人应该做的事情科学探索图片,在这点上可以说竭尽全力。把枯燥原理可视化,他们做得非常棒。”
“但是难以摆脱皮儿厚馅儿少之感。对于科学原理本身其实不感兴趣的人是大多数,这是天然缺陷。也正是因为这样,节目设计上加了大量的明星体验,来让科学原理呈现趣味化。但其真正内容上其实并没有那么丰厚,会有小题大作之感。”
对于如何弥合电视节目趣味性与枯燥科学原理之间的天然鸿沟,电视人李一的意见是着重趣味,顺带讲科学。她以日本综艺《矛盾大对决》为例,指出天然悬念和冲突是真正吸引观众的核心要素。
“在很有悬念冲突、观众感兴趣的基础上,把科学融入其中。这也是《加油!向未来》的问题,太想把科学原理讲明白了。其实首先要让大家对内容本身感兴趣,顺带着讲那么一点儿科学道理。最终目的不是奔着讲科学道理来的,否则容易丢了西瓜也丢了芝麻。”
放眼全球范围内,能够借鉴的科学综艺节目也寥寥无几,几乎没有一档节目专门以科学作为主体内容进行呈现科学探索手抄报图片,大多只是作为其中的一小部分,或者几集的选题而已。《加油!向未来》是以荷兰The Eureka moment节目为基础的本土化改造,在众多方面已经做得非常不错。在日本综艺《矛盾大对决》以及美国著名脱口秀Ellen Show当中,科学主题都是偶尔出现。
“这说明并不是中国观众缺乏科学素养,全世界都一样。”科普作家、《加油!向未来》撰稿瘦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在他看来,中国的科普节目已经走了很多年的下坡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电视人长期在科普节目中采取强势姿态,不太在乎科学顾问的意见。“让一个科学节目真正尊重科学就已经很不容易。”
北京交通大学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室陈征认为,《加油!向未来》是中国科普节目向前迈出的很大一步,不仅是投入大、规模大和实验的密集程度前所未有,更重要的是,节目里是娱乐元素配合实验科学探索手抄报图片,而非实验配合娱乐。在这档节目中,他带领的40人团队作为科学顾问负责设计节目中的各种实验。
郑永春说,要做好电视科普节目,“前提还是要将媒体的力量和科学家专业进行很好的结合。只有媒体来做,科学家只是来站站台的,估计做不好,比较浅陋;光有科学家,没有媒体的力量,估计也是没人看的。”
郑永春认为在综艺节目之外,可更多尝试其他科普影视制作,譬如BBC、Discovery、国家地理等都制作的纪录片,“制作精良,并且有一线科学家站台”,譬如“像《星际穿越》这样的科幻,邀请最顶尖科学家合作,深度参与编剧工作,最后除了电影,还有线下的细致解读,甚至科普图书。这才是高质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