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索奖有多厉害2021科学家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中国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主办的《有请发言人》推出特别节目——《追寻最绚丽的红》。
6月5日晚9点30分播出第二期,本期节目请来了金华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金华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郑月琴,义乌市城西街道“信仰树”宣讲团核心成员科学探索奖有多厉害2021科学家、陈望道的侄女婿陈祥有,为我们讲讲发生在金华义乌分水塘村的故事。
陈望道之所以能够那么专心致志,和义乌传统的文化、和义乌精神分不开。陈家用“勤耕苦读”的家风教育子女科学探索奖有多厉害。1915年2月14日晚上,那会儿陈望道面临着去日本留学,父亲陈君元召集5个小孩开家庭会,看看陈望道准备用什么心态、什么方式到日本去留学。家庭会上,陈君元拿了一枚小小的印章,上面刻着“勤耕苦读传家远”。
“勤耕苦读”使人想起义乌的精神,即“勤耕好学”。所以陈家的家风、家训和义乌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一个浓缩的义乌精神。这个柴房有好多年没有人居住,四面都透风,在这样的环境下,陈望道为了完成《党宣言》,排除一切干扰,用“勤耕苦读”的精神2021科学家,完成了一件特殊的历史性的任务。
问:陈望道先生除了翻译《党宣言》这件壮举之外,在他的一生中,为了理想、为了信仰,还做了哪些工作?
陈望道先生不仅是第一个用中文全文翻译《党宣言》的人,也是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是中国党重要的创始人之一。一大之后,他还担任了中国党上海地方委员会的第一任,再后来,他又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复旦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当了25年,可以说是复旦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
担任校长期间,他倡导科研和新的学风。他还主持修订了《辞海》,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作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
第一个方面,亲情使然。陈望道1915年2月到日本去留学,至1920年2月正好五年,他没有回过家,想念家人。他到日本的时候大女儿虚岁才五岁科学探索奖有多厉害,小女儿才两岁(虚岁),他说“我离开五年了,两个小孩是不是还认识我这个爹呢”?所以赶紧要回来。
第二个方面,是他的乡情,他的乡愁。陈望道小时候在这里念的私塾,打下良好的中文功底。村前分水塘的流水、屋后的竹园、三兄弟练武的地方……他也很想看看村民屋顶上袅袅升起的炊烟,听听妈妈(喊他):“融(陈望道家里的名字),回家吃饭啦!”
第三个方面,是他的使命担当和对工作的。翻译《党宣言》比较难,陈望道想回到老家,用柴房里面微弱的油光,点燃一个火炬、一盏明灯,唤起这片沉睡的大地。让分水塘祖祖辈辈的村民离开大山到义乌县城不用脚走,让分水塘的老百姓点灯不用油、耕田不用牛。陈望道想用翻译宣言这件事,唤起民众对真理、对幸福的追求。
问:有人用“信仰之源”来形容陈望道翻译的这本《党宣言》的第一个中译本。“信仰之源”,是否可以理解为这本中译本在党史百年当中的意义呢?
这小小的本子,别看它单薄,但它是中国党创建的重要理论根源。1926年,最早的《党宣言》的中译本流传到了山东广饶县的一个小村子——刘集村,这个村子先后走出190多名者。这就是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所以有一个说法:“一个人翻译了一本书,一本书武装了一群人,一群人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就是“信仰之源”。
问:金华有许多先驱或名人,比如著名的报人邵飘萍,比如为进步刊物做撰稿人的施存统。当时,这些人都在做着与传播真理相关的工作,这中间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党创建的过程中,金华有着非常突出的贡献。比如,陈望道翻译的《党宣言》就是一个最重要的说明。在中国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前2021科学家,施存统和陈望道都是党早期组织中的成员之一。58名党的早期组织成员,金华就有陈望道和施存统两个人。施存统还是党上海早期组织的五位发起人之一;在传播真理的过程中,陈望道担任了《新青年》的主编。他们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贡献了非常多的力量,为党的创建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基础。
邵飘萍有“铁肩辣手”的称呼。他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中,以专著形式介绍十月和苏维埃的第一人。在晚年的时候,他都还称“我是邵飘萍的学生”。邵飘萍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他为北京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做了很多支持和帮助工作,最后还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牺牲了。
其实在百年党史中,金华这方热土有过很多的高光时刻2021科学家,也留存下来很多的红色基因。这些红色基因体现在众多的历史遗存中,也流传在老百姓口口相传的故事里面。
金华打造了20条精品的红色线路,比如在义乌分水塘村,可以品味“真理的味道”,驾车半个小时,行驶至离这里不远的金义新区的畈田蒋村,可以到达诗人艾青的故居;再相隔20分钟的车程,可以到达施存统(施复亮)和施光南父子的老家,不远又有冯雪峰、吴晗的故居。再过去到金华市区,到婺州古城2021科学家,便可以到达金华第一个地方党组织成立的地方。当时金华也被称为“中国东南文化名城”。1939年,周恩来同志到浙江视察抗战就曾经到过那里。还有,毛主席曾经视察过的双龙水电站,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金华人民艰苦奋斗开创小水电建设的历史。
这些历史背后有很多故事,都蕴含着红色基因。这些红色基因其实已经流淌在金华人的血液中,也体现在金华人的一言一行中。
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除了前面说到的一些历史名人,在建设时期,还有受到毛主席八次接见的农业劳动模范陈双田,改革先锋谢高华。
进入21世纪以来,金华连续涌现出5位感动中国人物。近两年,“好人现象”在金华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最近又出现了一位兰溪的乡贤——86岁的姚宝熙老人,隐姓埋名捐助了1500万元,自己却省吃俭用,一根皮带用了近20年。姚宝熙老人用他的财富,创造了更大的价值,是一种非常好的启示,给了我们一个如何创造更大价值的生动答案。
金华今年会推出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文艺作品,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婺剧,这是金华老百姓非常爱看的一种地方剧种。婺剧中有一部戏叫做《信仰的味道》,前不久入选了中宣部、文旅部、中国文联组织的“庆祝中国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文艺(艺术)作品剧目展演”。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巡演。
再比如,金华还有《大国治村》《追望大道》这两部报告文学,还有一些其他作品,都是以文艺的手笔描写地方党组织,地方基层组织,在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一些不懈探索和追求。
金华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国内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横店影视城。从2019年以来,这里就不断地接拍庆祝建党百年主题影视剧的创作作品。今年以来已经有《者》《红船》等20多部国家重点影视作品,在那里拍摄完毕。前不久大家都看过的《觉醒年代》也是在那里拍摄完成的。
问:在今天的红色故事中,留学归来的陈望道用自己掌握的英语和日语翻译了《党宣言》。他的故事,对年轻一代的我们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习总曾经寄语广大青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首先是要有理想,望道先生当年之所以改名望道,就是追望大道的意思,这条大道就是主义的道路。陈望道先生不仅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自己也以实际行动践行马克思主义,不管时局如何变化——在大失败之后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或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
第二是要有本领,翻译《党宣言》的重任之所以会落到陈望道身上,是有原因的,也是要有条件的。陈望道懂英语、日语,还精通汉语言文学,熟悉了解马克思主义,这些都是翻译《党宣言》必备的条件,所以在物色《党宣言》翻译人选的时候,邵力子先生就曾经说非陈望道莫属。
第三是要有担当,在面对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时,陈望道勇敢地写了很多批驳文章,在这个过程中树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有力地反击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
金华是一个不靠海不沿边的城市,但历来都不缺乏开放的基因。这样一种“走出去”的基因一直留存到了现在,大家可能都非常熟悉两个人:潘建伟和陈薇,这两位院士就是金华众多院士在外的一个代表。优秀的金华人,在两院院士中就有30人。
改革开放后,更多的金华人走出了金华,到外面办企业、拓市场,足迹遍布了大江南北、世界各地。据不完全统计,在外面的金华人起码在30万以上。另外,金华的外贸也一直走在浙江的前列,今年一季度金华市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0%。在附近的义乌铁路口岸,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义新欧中欧班列的始发站,即大家所说的新丝绸之路的起点。去年一年义新欧中欧班列开行了1399列,跻身全国第一梯队。这些例子说明,金华人从来都善于走出去也善于请进来,善于接受新鲜事物,这构成了金华能走一条开放发展新路子的根本根基。
问:未来,金华将如何更好地激活红色基因,让精神能够落在实处,让老百姓能够更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感受到生活的甜味?
目前全党正在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守好红色根脉,传承红色基因。首要的是,要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同时也要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始终把学史力行作为明理、增信、崇德的归宿和落脚点。
过去的几十年,义乌从鸡毛换糖变成了世界的超市,永康从打铁补锅变成了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东阳横店从穷乡僻壤变成了东方好莱坞,这些变化很好地诠释了金华人的创业创新精神。
习总在浙江工作期间,曾经亲自总结推广宣传义乌发展经验,他提炼概括的“无中生有、点石成金、莫名其妙”,就是对金华创业创新精神最好的概括。一代代的金华人,也拥有这样创业创新的精神特质。
金华全市的党员干部都正在践行市委做出的“四攻坚四争先”部署。在先辈精神的指引下,在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的建设过程中,金华一定会拿出“高分答卷”,金华的老百姓也一定会过上越来越美好的日子,真理的味道也一定会越来越甜!
百年之前,陈望道翻译的《党宣言》中译本里,有着未来中国的答案。百年后的今天,每一个人为了真理大道的追求,为了理想的坚持,都将汇成答案的一部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